青岛市北 > 正文

市北助残组合拳托举幸福指数

2020-12-04 12:19
分享到:

2020年,作为市北区办实事之一的“扶残惠残”三项保障攻坚工程,为辖区残疾人群体送来一系列保障措施。其中,通过深化打造“温情驿站”残疾人服务品牌,市北区确保有托养需求、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全部享受托养服务。

309名残疾人在托养中心得到安养

走进市北区“福寿星”托养中心,干净、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。在明亮的房间里,护理人员正在用针管为62岁的宋玉秋喂水。“宋玉秋属于一级肢体残疾,平时坐起来不方便,我们喂水的频率也比较高,所以都是用灌注器,这样既不用他起身,还不会弄湿衣服。”护理人员介绍,对于不同程度的残疾人护理方式是不一样的,残疾程度越高,护理服务越细致。

“我们把他们当家人,不仅仅是嘴上说说。”托养中心院长马岩洁搂着年仅9岁的龙龙说,“他来这里两年多了。他妈妈精神有问题,一直带着孩子乞讨。被辽源路街道残联工作人员发现的时候,龙龙不会走路,用手往前爬。后来辽源路街道残联工作人员将他带到了我们这里,所有的护工都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。你看,他现在不但能走了,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。”

尽管贫困重度残疾人在生活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方便、不如意,但他们自从住进“福寿星”托养中心这个家,每天的日子都是幸福的。据了解,目前市北区共有309名残疾人在托养中心得到安养。

1141名残疾人得到居家托养照顾

即墨路街道居民、60岁的王庆增属于一级肢体残疾,腿脚不方便,平时和老母亲相依为命。因为小时候落下了病根,语言表达有障碍。特别是家住三楼,对他来说上下楼是很大的困难。

好在他身边多了一个像自家姐妹一样照顾他的护工韩竞菊。“和大哥相处时间长了,就像一家人一样,大事小事,只要一个电话,我就来了。”韩竞菊说。

韩竞菊是市北区老年人护养中心的一名护理员。该护养中心位于吴淞路52号,由市民政局批准建立的规模大、功能全,集医、护、养一体的现代化养老机构,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,设置200余张床位,可收住自理、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,目前主要照料精神、肢体一级残疾程度的残疾人。

养护中心主任张蕊介绍:“市北区政府多年来一直对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免费护理服务,每天1小时、每月30小时,由政府承担开支,按每月360元的标准补贴护工。”

韩竞菊就是这样来到了王庆增的身边,如今成了王庆增不可缺少的帮手和心理上的家人。“上次大哥生病了要去医院,是我背下去的。平时我就帮着他买买菜、理理发。大哥后来连工资都让我帮他去开,这是多大的信任啊!”

张蕊说,市北区老年人护养中心有800多名护工,分散在各个街道,可承接全区范围内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的免费护理服务。目前,市北区共有1141名残疾人得到居家托养照顾,从买菜、做饭、打扫卫生、精神抚慰等各个方面减轻了监护人的照料压力。

据市北区残联负责人介绍,区老年人护养中心目前还引进了“贴芯点”智慧管理平台,有需求的残疾人可以通过终端直接发起需求,智能呼叫中心自动响应需求匹配服务兵,服务兵收到任务主动上门服务。该系统不仅用于助残,还广泛应用于社区养老、助老、居家服务等多个方面。

39名残疾人得到日间托管照料

20岁出头的于涛(化名)有先天智力残疾,为了照顾他,妈妈多年没有工作。近年来,在市北区残联指导下,多家助残单位建立了日间托管中心,可以在工作日照料这些孩子,从而让家长回归社会,获得稳定的生活来源。

在得知市北区春雨残疾人就业辅助中心设立了日间托管中心后,于涛的妈妈把他送了过来。孩子们中午在这里用餐,白天就跟着老师学做手工,或者承揽一些简单的活计挣一些钱。

市北区春雨残疾人就业辅助中心老师王佩佩说:“我自己也是残疾人,所以知道残疾人在社会上的艰难。这里的孩子们大多是智力2级、肢体2级或3级的残疾人,家中大都比较困难。我们平时会教孩子们做手工,也教他们学习知识,希望我们都能直面人生坎坷,用微笑拥抱生活。我在这里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。”

“残疾人是弱势群体,也是民生兜底保障受益最大的群体。因此,政府在为他们提供专业服务和精准康复的同时,还逐年加大财政投入,扩大‘兜底’范围。”市北区残联负责人介绍,市北区今年在社会保障方面投入了52万元,为全区12825名60岁以下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;投入201万元,为583人办理了就业生活补贴;投入48万元,为158人办理了低保边缘家庭残疾人生活补助金;投入7万元,为340名人办理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险补贴。

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
分享到:
©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