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市北 > 正文

记忆市北:十余年间,千米“龙须沟”蝶变魅力体育街

2018-12-04 18:40
分享到:

青岛新闻网11月30日讯(通讯员 王晓荣)青岛体育街坐落于青岛市市北区中心地带,临近青岛市人气最旺的台东商业圈,位于镇江路街道管区内,是第一个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“国家社区体育健身示范工程”。“朝观画壁练筋通,夜舞欢唱笑传空”,行走在体育街的塑胶跑道上,抬头望去,周围居民楼上都画着彩色的奥运图画,显得分外迷人,如今的体育街繁华而美丽,但20年前的这里,还是一条居民怨声载道的臭水沟。

体育街的前身是市北棚户区聚集地,是全市地势最洼地段,城区内所有雨污水管道均流经此地,曾被称为青岛的“龙须沟”。周边环境恶劣,健身娱乐场所更是无从谈起。20年前这里开始楼群林立,然而,告别棚户区的北仲家洼居民,却要面对这条南北贯通的开放式河道的污水、垃圾和刺鼻的气味。据周边居民介绍,当时这条水沟叫做北仲河,就像个垃圾场一样,一到下雨天,河里就像发了洪水,垃圾飘的到处都是,路过的人都躲得老远,生怕水涨上来被卷进沟里,河内垃圾成堆,污水横流,蚊蝇遍地、臭气冲天,要是刮起风来,那四处散发的气味就跟臭鸡蛋臭鱼味一样,必须捂着鼻子才能过去。

2006年开始,市北区政府开始对整个河道进行治理,清理淤泥垃圾,覆盖混凝土水泥板,在河道上游覆盖后,增加开辟了一条大街宝应路,在靠近东仲家洼和太平镇的部分,打桩覆盖。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,市北区委、区政府开发建设体育特色街,将管网改造,覆盖了原有的臭水河道,实施绿化后,又增加了全民健身运动设施及器材。2007年7月22日,青岛体育街建成,全长1600余米,呈“十”字形布局,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社区体育街,免费向周围的居民开放。昔日的“龙须沟”变身成为居民喜闻乐见的健身运动场所。

从体育街开街至今,健身场所的人气始终居高不下。白日时分,锻炼的多是年轻人,即使烈日当空,篮球、足球、乒乓球场还是人声鼎沸,高高跃起的矫健身姿让人目不暇接;夜幕降临,体育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更是让人兴奋不已,老年人和着音乐节拍跳起了欢快的健身舞,孩子们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着轮滑训练,许多青少年围在乒乓球场、篮球场、足球场旁边急切地等候着上场。体育街一期、二期工程先后建成篮球区、乒乓球区、足球区、老年门球场、青少年儿童路径区等11大活动场所,设置了44类160件体育运动设施,所有活动场所均免费向居民开放。

体育街以其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、齐全的体育运动场所、聚集的体育用品网点,让全民健身运动真正落到实处。每天前来锻炼的居民达数千人次,节假日更是达到数万人次,整个街区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。管区居民步行不超过10分钟,即可投入体育健身。“十分钟健身圈”也改变了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,使居民的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改观,街区呈现出“三多三少”的可喜变化: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多了,打麻将去网吧的少了;爱护环境的人多了,随手乱扔垃圾、随地吐痰的少了;讲究文明礼貌的多了,打架斗殴的少了。在体育街的带动下,整个管区更加趋于和谐,居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。

以体育街为代表的青岛特色街区不知不觉间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。这些历经变迁的街区,是这座城发展的缩影,今天,也仍伴随城市的发展续写着属于自己的荣光。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过:“一个民族,老当益壮的人多,那个民族一定强;一个民族,未老先衰的人多,那个民族一定弱。”于是今日,体育街就像是传递奥运精神的火炬,点燃了岛城居民们的激情和梦想。

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
分享到:
©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